Facebook在2017年底就推出了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(Campaign budget optimization),在推出這個功能之前,如果要調整預算,需要在廣告組(Ad set)進行。
有了這個功能之后,預算的調整可以在廣告系列層級,這個功能說明Facebook算法確實是越來越智能了。
這個功能雖然推出的挺早,但很多人并沒有使用過,今天小易將仔細介紹廣告預算優(yōu)化功能和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項。
什么是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
首先來看下Facebook的官方解釋
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用于優(yōu)化廣告系列預算在各廣告組之間的分配。這就意味著,F(xiàn)acebook 會不間斷地在各廣告組中自動尋找實現(xiàn)成效的最佳機會,并實時分配廣告系列預算以獲得這些成效。
廣告系列預算是指在廣告系列層級(而非廣告組層級)設置的預算。您可以針對廣告系列投放的每一天(單日預算)或整個投放期間(總預算)設置預算金額。
所有廣告系列預算都使用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。我們會逐一評估各個成效實現(xiàn)機會,實時優(yōu)化您的廣告系列預算。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使您獲得最佳成效,且成效的費用符合您的競價策略。
通俗解釋
在這個功能之前,如果一個廣告系列下面有兩個不同受眾分類的廣告組,一個是相似受眾,一個是興趣受眾,該如何來判斷哪個受眾的成效更好呢?
小易再提供一個線索,相似受眾的覆蓋數(shù)量(當然這需要進入到廣告組層級來得到具體的覆蓋數(shù)量)是200萬,興趣受眾的數(shù)量是50萬。
如果在測試階段給這兩個廣告組分配1:1的預算的話,對于200萬的相似受眾是不公平的,因為這批受眾的廣告被到達的概率比興趣受眾低很多。
所以合適的做法是按照受眾的數(shù)量來等比例的分配預算,基于此,這個廣告組的預算比應該為4:1。
有了Facebook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工具后,F(xiàn)acebook算法會幫助大家進行不同廣告組之間預算的分配,不僅是基于受眾的數(shù)量不同而不同,還可以根據廣告成效的不同而對資源有所傾斜。
下圖是使用廣告系列預算工具前后的對比展示,這個過程和一個廣告組下面有多個廣告的走勢很像,在24-48小時的廣告投放后,總會發(fā)現(xiàn)其中一個廣告和別的廣告比顯得非常突出。
這個規(guī)律的前提是一個廣告系列下面要有多個廣告組進行競爭,一個廣告組下面有多個廣告進行競爭。
如何使用Facebook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功能
在創(chuàng)建廣告系列的時候,點亮預算優(yōu)化,同時會彈出關于預算優(yōu)化的可選項 – 廣告系列總預算和廣告系列競價策略。
廣告系列總預算將用于所有廣告組,只是看哪個廣告組預算被分配的多少的區(qū)別,廣告組多,計劃的總預算自然也要多,具體要給多少總預算的方法,還是要根據之前的數(shù)據和給單個廣告組的預算,然后把這些用于單個廣告組的預算加起來得到一個總的預算規(guī)模。
關于競價策略與建議使用圖示的默認設置,F(xiàn)acebook算法能確保你用最低的費用得到盡可能多的成效。
廣告組層級也可以設置預算優(yōu)化
優(yōu)化完廣告層級的預算后,還可以在廣告層級對預算進行進一步相應的控制,大家可以試著操作一下,當你在廣告預算層級選擇“Daily Budget”和“Lifetime Budget”,進入到廣告層級后,預算設置會有什么變化。
我們還可以對單個廣告組進行預算控制,即設置每日花費的最低值和最高值,不過小易認為這是對Facebook算法的一個干擾。
可能你不希望預算資源對某個廣告組傾斜的很厲害,所以才進行控制。但在大部分情況下,設置成默認就可以了,其余的事情Facebook算法會幫你搞定。
是否應該嘗試使用Facebook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?
關于這個問題,由于大家考慮的因素不同,并沒有確切的答案,小易建議大家通過測試,以驗證此功能是否適合自己。
小易認為,當預算比較緊張的時候,使用傳統(tǒng)的預算控制比較好,這樣對每個廣告組預算設置的控制力會比較強,當然,如果只有一個廣告組的時候,也沒必要使用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。
不管怎么樣,F(xiàn)acebook廣告系列預算優(yōu)化這個功能,是值得大家研究的。還不了解的小伙伴,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嘗試著使用呦~